現代快報訊(記者 宋經緯)江蘇八部門聯合推出的 " 四史 " 教育電影課正在各地火熱開展中,20 部經典影片組成的片單中,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很受觀眾的喜愛。每當最后那句電碼 " 同志們,永別了,我想念你們 " 打出,淚水總會打濕銀幕前觀眾的雙眼。
△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海報
滴滴答答的發報聲,成為一代人永遠記憶
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上映于 1958 年,由江蘇南京籍導演王蘋執導,孫道臨、袁霞、邢吉田、王心剛、黃婉蘇等主演。
電影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戰斗故事:1939 年,共產黨中央派李俠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,加強地下電臺的工作。艱苦工作中,兩人產生了愛情,后經組織批準結婚。太平洋戰爭爆發后,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。出獄后,他深入虎穴,巧取敵人情報。臨近解放,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臺,李俠奉命轉移。恰在此時,兩個重要情報急需發報出去。李俠毅然承擔任務,做好了犧牲的準備。當他完成任務時,已被敵人包圍。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后的告別信號。
滴滴答答的發報,還有李俠俊朗堅毅的臉龐,深深刻在觀眾心中。
出生于 20 世紀 40 年代末的李奶奶,作為紅色電影愛好者,對這部電影記憶猶新。" 李俠發報的神情可帥了,我們班好多女同學都是在那時候成了孫道臨的粉絲。" 為了電影里的英雄一樣,李奶奶還買了摩斯密碼本來看,她說,就像現在學編程一樣,當時班里好多人都在學。
從假夫妻到真伴侶,這樣的愛情太羨慕
電影最后,在敵人即將到來的危急時刻,李俠爭分奪秒堅持將情報發完,鎮定地將電報稿吞進肚子,用電報向戰友們深情地告別:" 同志們,永別了,我想念你們。" 這個畫面,也成了這部電影最經典的鏡頭,讓無數人淚目。
男主角李俠的故事,其實混合了多位真實英雄的人生軌跡,包括當時的中共上海秘密電臺臺長李白、中共上海秘密電臺負責人張困齋、中共情報人員秦鴻鈞等多位烈士。
出生湖南瀏陽的李白,從小聰慧,15 歲入黨,后來在紅五軍團任電臺臺長兼政委。為了掩人耳目,在上海展開工作期間,黨組織還為李白 " 分配 " 了一個妻子裘慧英。日夜陪伴,長期合作,讓原本陌生的兩人漸漸產生情愫,在黨組織的見證下,假夫妻成真伴侶,李白和裘慧英成為了真正的夫妻。陪伴成為他們對彼此最長情的告白。
曾被 " 嫌棄 " 的演員,卻被南京導演看中
好的電影是被 " 磨 " 出來的,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也不例外。王蘋 19 歲就開始拍攝電影,在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前,她已有了電影《一江春水向東流》 《沖破黎明前的黑暗》《柳堡的故事》等多部作品。而這樣一位冉冉之星,卻為了一個小演員,差點與八一電影制片廠領導起沖突。
扮演女主角何蘭芬的演員袁霞,是八一廠的年輕演員。在出演該片前,她只演過一部電影《激戰前夜》,并且表現平平。很多人認為她不會演戲,啟用她太冒險。廠里的某位領導甚至表示,如果由袁霞來演,他就不在拍攝同意書上簽字。王蘋堅持自己的選擇,袁霞身上質樸干凈的氣質與何蘭芬很像,八一廠更應該多培養自己的演員。最終,王萍說服領導,袁霞也不負眾望,為這部電影增添光彩。
她和孫道臨等人塑造的角色,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角色之一,魅力永恒。
4 月 20 日起,由江蘇省委宣傳部、省委組織部、省委省級機關工委、省委黨史工辦、省委教育工委、省電影局、省國資委、省總工會主辦,現代快報 +、各市委宣傳部承辦,中國電影資料館支持舉辦的 " 四史 " 教育電影課,在全省范圍內正式啟動。這部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也被選為片單中 20 部經典電影之一,除此之外,還有《解放了的中國》《白毛女》《上甘嶺》《柳堡的故事》《黨的女兒》《五朵金花》《紅色娘子軍》《青春之歌》《紅旗譜》《早春二月》《李雙雙》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《小兵張嘎》《英雄兒女》《霓虹燈下的哨兵》《烈火中永生》《閃閃的紅星》《小花》《長征》等。這些影片在 4 月中下旬到 10 月間,將在江蘇 13 個設區市的 300 家定點影院展映,票價均采取統一優惠價,僅 20 元 / 張。
(中國電影資料館供圖)